
北大荒冬日的晴天,天特别的蓝特别的纯净,象刚刚被水洗过一样。广袤的大地、山林、都被白雪覆盖着,在阳光的照射下是那样的耀眼,眩得让人都睁不开眼。
老天爷真的很势利,今天上海知青要来了,是不是格外地怜惜他(她)们从南方来,从大城市来,想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印象?北大荒将冬日最美的一面给了他们。
木工班今天的任务就是做好迎接服务工作。铁伟显得异常兴奋,早晨一起来就穿上了一套崭新的军装,还照照镜子,左看右看的特臭美。也难怪,今天有这么多上海姑娘要来,他能不兴奋吗?在班里年纪属他最小但最早熟。
大家向山口走去。一路上在雪地里嬉闹着,没了往日的沉闷。来了快半个月了,还第一天这样轻松。
十点左右,山北边绵延起伏的雪原上出现了一条蜿蜒的车龙,越来越近,“上海知青来了。。。。。。他们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来自团部和各连的欢迎人群顿时欢呼雀跃起来。锣鼓敲起来、鞭炮放起来,高音喇叭里传来声嘶力竭的喊叫声。
“热烈欢迎上海知识青年”
“欢迎欢迎”
“屯垦戍边保卫边疆”
“毛主席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建设边疆保卫边疆”
。。。。。。
播音员大概在文化大革命中练就的本事今天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叫喊声震耳欲聋。
车队到了,知青们没有下车。团长就站在几十辆敞蓬大卡车围成的欢迎现场中央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车上的知青们群情激昂,不断地喊着口号。
这种场面虽然在文革时见得多了,热血也曾无数次的沸腾过,但今天的感觉不一样。不知怎么,自己的两只手也会随着团长铿锵有力并极具鼓动的声音急剧颤动起来,热血再一次地沸腾,就象一头困兽即将挣脱缚在身上的铁索,怕被抛弃,义无返顾地投入到火热的战场,和大家一同去建立功勋,洗刷身上的污浊。天真的象个孩子。(那时还没有领悟到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欢迎仪式持续了大概十几分钟。
“各连的车开到各自的连队”
随着一声命令,几十辆卡车同时发动。我们几个很快找到了工程连的卡车,一共三辆。分别跳了上去,卡车向工程连的帐篷群落驶去。
不一会欢迎场地上空无一人,几十辆卡车被这莽莽雪原吞噬得无影无踪。
三辆卡车停在了连部前的空地上,车上的人唧唧喳喳大呼小叫,顿时有了生气。我们几个忙前忙后,帮他(她)们下车并领他(她)们到事先已安排好的帐篷里。
全部安顿下来已经是十二点多了。
“开饭了,开饭了”炊事班长敲着脸盆挨个帐篷喊。不一会临时食堂里挤满了人。
还是猪肉炖粉条、白面馒头,香气四溢。大家都敞开了肚子饱餐了一顿,当然也有不吃的,看着锅里翻滚的白白的大肥肉就紧张的倒退了几步。“这能吃吗?”几个上海姑娘嘟囔着。
打菜的炊事员小李好委屈。要知道炊事班的几个只早来一个月的齐齐哈尔知青半夜里起来,把圈里仅有的一头猪给杀了,烧开水刮毛。。。。。。忙了近十个小时,到现在早饭都没来得及吃,。现在大家都吃了,他们还饿着呢。我同情地望望他。
下午放假,整理内务。
这天下午木工班可是大出风头。八个人要当十六个人用。铁伟最忙,女的一喊他必到,钉个搁板、挂钩、把床沿刨刨光,有求必应。我们也干,但不象他那么献媚。看来他想在这干一辈子了。
井台上满是人,上海姑娘就是勤快,刚到也不知累,又洗又涮。
井台上结满了冰,吊一桶水要用杌橹把把水桶吊下四十几米深的井里盛满水之后再一圈一圈吊上来,强劳力干得活。这下可苦了我们几个膀大腰圆的东北知青了。看看他(她)们好弱小啊。尤其是女知青显得更娇小,一问才知,很多都是六八届初中生,(现在的初一学生,才十五岁都不到)恻隐之心害得我们浑身上下疼了好几天。
。。。。。。
连长宣布:工程连建制基本健全了,只是每个班还缺员,待北京知青一来就补充。
工程连下设四个排。一排、二排是瓦工排,三排是运砖、拌运沙浆和搭脚手架的力工排,四排是后勤排,有木工班、炊事班、运输勤杂班。
后来知道,那一夜很多上海知青都失眠了,看来他们比我们要想得多。
评论